李未可只是個“幌子”?這家公司要做的是潮牌
-
2022年04月02日 9:28:20 作者:翟更章 來源:億邦動力
“談一場戀愛,和我自己,是什么感覺?”
這句話來自2月14日情人節當天,李未可官方抖音發出的創意視頻。
視頻中,偏中性的、寫實形態的虛擬人和自己的機器人形態同框,發生戀愛關系的設定受到了諸多科幻迷的喜愛。在沒有投放的情況下,該視頻自然收獲了8539個點贊。
虛擬人李未可是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李未可)推出的“機器驁姬”,形象潮酷。正式上線半年以來,在沒有進行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積累了83萬抖音粉絲。
2021年6月,李未可發布了在抖音里的第一條視頻。與一眾美妝虛擬人達人不同,李未可具有非常強的科幻屬性;和其它虛擬人的慢更不同,李未可的抖音號半年已經發布了27條視頻。
回看李未可的出現以來的視頻,內容越來越精細,從上線初期的3D形態展示,到展示局部***動作,再到完整的全身動作和微表情控制,整套IP已經逐步趨于成熟。近期的一些視頻,已經開始越來越突出主題設定,契合節日和熱點事件。
從初期概念設定到面部、肢 體渲染,李未可已經有大量成熟場景
而就在這個虛擬人形象面世 半年的時候,李未可公司受到了大廠的關注和青睞。2022年1月,李未可拿到了字節跳動數千萬元的獨 家投資。
在其他同類型公司在考慮如何讓虛擬人變現的時候,李未可準備走條不一樣的路線:通過打造一個有靈魂的虛擬人來匯聚粉絲,建立新的潮牌文化,推廣自家的實物產品。而且,首 款產品已經想好——聯通“元宇宙”的潮牌眼鏡。
據了解,李未可的創始人茹憶是前阿里天貓精靈產品總經理、小米電視合伙人,對智能硬件、渠道等方面擁有一定的經驗和優勢。而此前,IP形象之外能同時提供AR+AI服務的虛擬人李未可,也為其投身品牌產品打下了基礎。
不接商單的流量收割機
燒錢模式終結、流量價格飛漲的環境下,品牌的營銷效率備受挑戰。李未可作為虛擬人,卻抓住了特殊的流量紅利。
憑借多元的虛擬人短視頻,李未可抖音賬號在幾乎零推廣的背景下,拿下單條視頻平均過萬的點贊量,從去年10月到現在累計獲了73.6萬粉絲。
但短視頻還只是流量紅利的一部分。
“我們要打造的終 極方向還是特定人群和場景的社群,以李未可為一個中心,聚合有同類愛好、價值觀的年輕人?!比銘浫缡钦f。
茹憶表示,想要打造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品牌,需要圍繞李未可進行偶像化包裝、或者NPC的形式去和用戶溝通或陪伴,但這些都是手段,目的還是強化李未可的品牌價值觀與人設。
“李未可不僅僅是虛擬人,還可以成為偶像、IP、潮牌,甚至是軟硬件服務?!彼a充道。
在茹憶看來,虛擬人的流量獲取渠道,比電商領域的種草鏈路更加豐富。成為虛擬偶像、發布專輯、開展虛擬演唱會、參演影視劇、化身游戲NPC、以虛擬助手服務用戶……
與之對應的,虛擬人的商業變現也比單純的消費品牌來得更加廣泛,商業代言、產品周邊、虛擬演唱會、直播帶貨等領域正在被發掘出來。
“我們接到了很多頭部品牌的合作需求,他們一方面看中了李未可獨特的有識別性的人設,一方面也看中我們團隊在內容上的快速反應能力?!辈贿^茹憶表示,當下并未開放第三方商單合作,因為,“我們的規劃是,李未可本身就是產品,成為潮牌?!?/p>
打造有靈魂的“殺手級服務”?
潮牌的本質要具有品牌精神,而早期的“虛擬人李未可”,就是未來“潮牌李未可”的靈魂。
與其他虛擬人相比,李未可視頻的更新速度讓人印象深刻,但其實高頻更新的目的,并不是以量取勝。
茹憶著重強調了李未可的特色:“當下,生成虛擬人的成本已經不是企業間競爭點,重點在于對于虛擬人的定義、內容的創意和體驗方式有沒有突破?!痹谒磥?,這些軟性特征才是為李未可注入靈魂的部分,也是一個虛擬人能夠獲得用戶真正認可的要素。
“對標傳統的動畫行業,我們在內容創意上最 大的優勢在于AI與硬件科技基因,除了實現單向信息傳遞的視頻動畫內容,還可以實現讓虛擬人與用戶有互動的內容和體驗,最核心的終端還是會落在AR眼鏡?!比銘泴钗纯傻摹办`魂”有著明確的追求。
而這樣的“靈魂”,有可能形成一個契合用戶需求、符合AR眼鏡硬件特性的“殺手級服務”。
對比任天堂知名的游戲掌機3DS,靠著虛擬歌姬初音未來的未來計劃系列AR游戲,賺足了眼球。初音未來也在此基礎上逐漸出圈,成為當下頂 級虛擬人IP?;乜刺摂M人初音未來,完全避開生硬的對話體驗,是用蹦蹦跳跳卡哇伊的形象,在硬件水準低下的游戲掌機里建立了完整的虛擬偶像精神服務。
“我們期望去理解用戶,進而更好地洞察用戶需求。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,這種服務不單指傳統的物理層面的服務,還包括精神層面的需求?!比銘浫缡钦f。
李未可希望能夠復制初音的打法,讓成為自家AR眼鏡里的“殺手锏”。
從虛擬人到潮牌 要做中國的BEATS
“我們要做的是消費電子潮牌,我們要做中國的BEATS!”茹憶這樣描述未來李未可的定位。
近些年,潮牌在國內市場被廣泛接受,不過在服飾品類之外,一直沒有品牌突圍。
BEATS曾是諸多國內品牌的對標對象,但鮮有成功案例,但帶有虛擬人基因的企業似乎跟它的打法契合點更多。
BEATS主打知名歌手參與調音做聯名款,并借助歌手帶貨。國際大牌歌手與BEATS合作,會帶有重塑音樂發行市場愿景,進而會被賦予“崇高”光環。但國內歌手的同類行為,往往會被視為“圈錢”,很難和大眾產生精神價值連接。
但更加前沿的AR眼鏡與虛擬音樂人的引入,可能會讓這種品牌和人物的連接變得更“順滑”。具體做法是,融合虛擬人、語音助手、AI+AR硬件,以全新的軟硬件和打造未來產品的形象獲取用戶認可。
茹憶坦言,當下技術生態的不成熟,特別是類智能音箱的語音助手形態并不能滿足用戶需求,但累加虛擬人的娛樂形態后,會存在大量漸進式創新空間。
她已經制定了長期的創新路線:“第一階段,打造AI+AR眼鏡,滿足特定場景下的用戶需求,切實對用戶產生價值,讓眼鏡受到特定用戶的歡迎。從長期來著,讓更多的伙伴加入進來,一起搭建李未可的生態體系,創造更多商業化空間?!?/p>
生態體系正是BEATS一直想要完成卻沒有做到的事情。李未可從音樂虛擬人相關的小眾用戶群出發,以內容流量作為推廣渠道,對于AR眼鏡這樣還處于初創期的品類來說,也是迭代創新的最 優選擇。
AR眼鏡被視為下一代計算平臺,將會替代當下智能手機的地位,引發人類社會的新一輪變革。李未可的目標是推出下一代革命性消費電子AR眼鏡,而“中國的BEATS”是在為這一目標積累軟硬件及內容服務生態基礎。
茹憶表示,今年下半年李未可AR智能眼鏡就會上線發布。
被初音未來萌了10年的用戶們,會被潮酷的李未可俘獲嗎?